CSCO 2017|一线肿瘤专家解读肺癌、结直肠癌等肿瘤的临床研究进展
呋喹替尼可能成为三线治疗结直肠癌的标准之一
一项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一医院秦叔逵教授牵头开展的一项FRESCOⅢ期研究,对比三线呋喹替尼治疗结直肠癌的结果。
研究纳入国内28所中心416例既往至少两种系统化疗失败的结直肠癌患者,2︰1的随机分配至呋喹替尼组或安慰剂组。
结果显示,总生存期呋喹替尼9.3个月对vs安慰剂6.6个月。
同时,总生存期呋喹替尼与安慰剂相比延长近2个月。
另外,呋喹替尼治疗后,K-RAS野生型、既往未使用VEGF抑制剂亚组患者的中位OS延长至了10.4个月以上;伴肝转移、左半结肠、既往接受三线以上化疗及K-RAS野生型亚组患者的死亡风险减少近50%。
安全性方面,呋喹替尼组发生剂量调整的比例为47.1%。三级以上不良反应控制良好。
秦叔逵教授现场报告研究结果“ 这项研究中,呋喹替尼所带来的显著生存获益以及其可接受的毒性事件提示,呋喹替尼可能成为晚期结直肠癌三线治疗的标准治疗之一。”
Nivolumab对复发性实体瘤患者的耐受性好
百时美施贵宝今天在2017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(CSCO)上公布了CheckMate-077研究的初步结果。
CheckMate 077研究是一项评估Nivolumab在中国经治晚期或复发实体瘤患者中使用的1/2期研究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。
一共纳入了15例患者(9例为非小细胞肺癌,6例为鼻咽癌),接受Nivolumab治疗的剂量为3mg/kg,静脉注射,每两周一次。
耐受的结果如下:
15名接受治疗的患者中,有12人出现不同等级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(TRAEs),最常见的1-2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为皮疹(n=5)、食欲减退(n=3)以及乏力(n=3)。
1名患者出现3级不良反应事件(衰弱),未报告出现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。
结果表明,中国经治晚期或复发性实体瘤患者在接受Nivolumab治疗后耐受性良好。
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表示:“相较于传统治疗手段,免疫肿瘤(I-O)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式,其安全性和耐受性是中国临床医生较为关注的问题。CheckMate-077研究的初步结果令人备受鼓舞,显示了中国实体瘤患者在接受Nivolumab治疗时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,东方人群与西方人群并不存在种族差异。此研究对中国的研究者而言,或许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。”
最后,我们还会同大家一起继续关注CSCO的相关进展,期待它能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惊喜。